全日制普通高校,歷史發展悠久濟南護理職業學院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前身為山東省濟南衛生學校,最早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由西方教會在濟南設立的助產和護士學校,1953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先后批準成立了山東省濟南護士學校和山東省濟南助產學校,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首批國辦中等衛生學校。以后在此基礎上經過不斷調整與發展形成了在國內同類學校中具有骨干示范作用的衛生學校。1989年,根據需要,濟南衛校的藥劑、檢驗、放射等專業劃撥省衛生廳管理,另行成立了山東省衛生學校。1994年,在我市資源結構調整中原濟南市結核病防治院并入濟南衛校。2005年,原濟南市農業學校和濟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并入濟南衛校。2010年9月,濟南衛校整體搬入位于濟南東部新城區占地600畝的新校區。2011年3月11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在原山東省濟南衛;A上升格為政府舉辦?茖哟蔚娜罩破胀ǜ叩葘W校。2012年6月29日中共濟南市委確定了學院首屆黨政領導班子組成。省會區位優勢明顯,教學環境優雅學院所在地山東省會濟南,四季分明,人杰地靈,南依“天下第一山”——泰山,北臨“中華母親河”——黃河,是上古五帝之一舜“躬耕”之地,市內有“舜耕山”等著名景點。是全省第一大城市和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家創新型城市、中國軟件名城、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濟南有著4000余年的歷史,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境內有“七十二名泉”故被稱為“泉城”,并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成為世界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體的獨特魅力城市。學院位于濟南東部新城區,依山而建,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學院占地面積592.3畝,總體規劃建筑面積31.34萬平方米,由華南理工大學的專家團隊按照國內一流?茖W校標準設計。學院在新校區設計和建設中充分增加衛生人文元素,弘揚、傳承悠久而燦爛的辦學文化,辦公、教學、實訓樓各處書畫作品、名言警句等躍然墻壁。校園青山環抱,郁郁蔥蔥,引種、移栽名貴樹木,依勢而建園林景觀設計巧妙,校園總體綠化面積達43.5%,一步一景,美景如畫,是莘莘學子們讀書學習的絕佳場所。獨具行業辦學優勢,專業特色鮮明學院隸屬濟南市衛生局管理,獨具行業辦學專業優勢,緊密依托省市各級醫療機構,立足于“濟南市食品與醫藥衛生職教集團”和“濟南市醫護聯合體”等校院聯合平臺,按照護理行業實際情況和發展動向制定護理專業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圍繞行業和崗位開辦專業。堅持把最新的護理理念、護理技術和護理設備引入課堂,堅持讓學生盡快的接觸護理實踐,更多的學會護理專門化技術,提高未來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學院設有護理系、藥學系、醫學技術系、康復保健系、食品營養系、口腔醫學系、公共衛生系及公共基礎部、專業基礎部9個教學機構,8個管理機構,3個教輔機構。開設普通?、五年一貫制?、普通中專三個層次,護理、助產、藥學、中藥和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等11個專業,全日制校本部在校生6000余人。學院護理專業是山東省改革試點專業,助產專業是山東省骨干示范專業。學院是山東中醫藥大學濟南教學站,同時與山東大學、濰坊醫學院等合作常年開設各類成人教育和網絡教育,設有勞動部門的職業技能鑒定所,同時是濟南市全科醫學培訓基地,承擔全市全科醫師、社區護士等職業培訓任務。每年培訓在3000人以上,基本滿足了人民群眾對不同層次教育服務的需要。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學院在職教職工344人,其中專任教師197人,外聘教師8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歷或學位者101人(含在讀),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人。高級職稱者73人,占專任教師的37%。2005年至今,教職工發表論文372篇,其中SCI論文3篇;196人次教師擔任全國教材主編、副主編和編者,其中87人次擔任主編、副主編;參編或編寫教材、論著132部,其中規劃教材65本,作為主編、副主編的64部;申報立項和完成各類研究課題104項,先后取得41項科研成果,其中省級獎勵6項,市級獎勵35項。學院擁有校內實驗實訓室63個,多媒體教室80個,信息技術實驗室4個,教學設備總值1400萬元。擁有濟南市中心醫院等15所教學醫院。在省內外有實訓和實習基地100多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44所。在濟南市立三院、四院、五院和濟南醫院設有校外實訓基地。圖書館面積2200平方米,藏書15萬冊,并珍藏有明清中醫藥善本古籍6700冊,其中最珍貴的為明代的稿本《病理真解》以及明代木刻版、清乾隆年間古籍善本圖書。學院建有標準的400米塑膠運動場1處、網球場2個、籃球場6個、排球場6個、乒乓球臺20個,室外健身區域4處;建有地下1500平方米的附屬運動場所,規劃建設圖文信息中心和廣播電視中心各1處;安裝了LED照明系統、監控系統,教學樓全部安裝了多媒體教學系統和語音教學系統,實訓樓計劃配置“護理情景仿真訓練系統”、“數字化形態學教學系統”、“聽觸診綜合教學系統”。辦學成績突出,育人成效顯著學院風雨兼程60年,已為社會培養各類醫藥衛生護理人才6萬多名,很多畢業生成為省內外醫藥衛生行業的領導和技術骨干,為社會進步和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其中護理專業1977屆畢業生劉振華女士獲得第四十屆南丁格爾獎章,成為我國護理界的驕傲。近幾年,在全國、省市護理操作技能比賽、涉外護理技能大賽上多次獲得一、二等獎,在校生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達到100%,護士資格考試通過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學院依托省會優質醫藥衛生資源,充分發揮行業辦學的優勢,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學生實習就業環境條件優越,可實現省會上學,省會實習,省會就業。學院始終把握好“衛生”和“職業”這兩大關鍵點,在護理專業頂崗實習、校院聯合、多證畢業、帶薪實習、訂單培養,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職教特色的辦學之路。特別是學院按照社會需要和崗位需求不斷調整辦學策略,畢業生適應性強,實用性好,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平均就業率達到96%以上。學院先后被授予“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學!、“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學!、“全國職業教育人才就業示范基地”、“全國創建平安校園示范學!、“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醫學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濟南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院還是山東省職業院校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職教學會衛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2012年學院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全國職業教育百強院校等榮譽稱號。目前,學院正處于“加快科學發展,創建一流學院”的關鍵時期,在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學院將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口健康產業,服務醫改重大任務”的發展導向,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主線,依靠豐富的辦學經驗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為社會培養造就更多的“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人人有特長”的高等衛生職業技術人才,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做出應有貢獻。